本文作者:linbin123456

出行市场:阵阵躁动,几多悲凉

linbin123456 05-24 19
出行市场:阵阵躁动,几多悲凉摘要: 出行市场:阵阵躁动,几多悲凉在这两年行业的“至暗时刻”后,出行市场一片躁动,似乎“春天”已经来了。日前,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上市。加上今年3月,嘀嗒出行与如祺出行也向港...
微信号:18621393321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出行市场:阵阵躁动,几多悲凉
在这两年行业的“至暗时刻”后,出行市场一片躁动,似乎“春天”已经来了。日前,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上市。加上今年3月,嘀嗒出行与如祺出行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如此密集递交申请,似乎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行业热度不减,有望获得更多资本市场的认可与支持。
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至今,盈利目前仍是国内许多出行平台的“痛点”,例如曹操出行的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合计亏损达69.95亿元,即便是经过调整后的净亏损也达到了55.76亿元。“扎堆上市确实反映出行业内部分企业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和转型机会。”天使投资人郭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内地监管政策的变化和市场的饱和,网约车企业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维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而上市则是获取资金的有效途径,但当下预判网约车的“春天”来临还为时尚早。
出行公司密集谋求上市   
4月29日,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广发融资(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据悉,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重要出行品牌,曹操出行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以定制化服务和车辆相关商业模式为特色,力图在竞争激烈的网约车市场中脱颖而出。数据显示,按GTV(总交易额)计算,曹操出行于2021~2023年一直是排名中国前三的网约车平台。
曹操出行招股书显示,过去3年曹操出行规模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至2023年,公司收入由72亿元增至107亿元。2023年,在订单量大幅上涨和车辆销售收入增长的双重推动下,曹操出行的收入同比增长39.8%,毛利率由负转正至5.8%,全年公司毛利润6.15亿元,较2022年毛利润亏损3.39亿元及2021年亏损17亿元有大幅改善。
事实上,除了曹操出行以外,另有两家出行公司也于今年早些时候递交了IPO申请。3月19日,嘀嗒出行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基于App的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约1560万名认证私家车车主。自成立以来直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已为约6940万名顺风车乘客提供服务。根据相关报告,按交易总额、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在中国顺风车平台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约31.8%、32.5%。按出租车网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在中国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0.15%。
3月25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广汽集团旗下网约车平台如祺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内容显示,如祺出行主要在智能出行市场提供网约车服务,其中网约车占其总智能出行服务的99%。网约车是居主导地位的细分市场,占大湾区市场的80.9%。截至2023年,如祺出行在大湾区网约车行业的市场份额为6.9%,排名第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资料,截至2023年12月31日,如祺出行在大湾区的用户渗透率超45%,排名第二。此外,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资料,截至2023年12月31日,如祺出行的交通运输部订单合规率17次名列第一。
市场好转 数据亮眼   
国内网约车市场的起步要追溯到2010年5月,彼时易到用车(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并在9月开始提供北京地区预订用车服务,称得上是我国第一个网约车平台;1个月后,Uber(优步)通过APP在美国旧金山开始提供网约车服务,并逐步成为全球性网约车企业,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2012年7月,滴滴(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9月正式上线,并于2016年完成了对国际巨头——优步中国的收购,市场份额最高曾达到90%以上(2019年1季度),公司估值达到700亿~800亿美元。
从2015年开始,中国网约车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约车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890亿元,2016年上升到1400亿元,2017年达到1700亿元,2018年突破2000亿元。但这一势头此后出现转变,受疫情影响,移动出行市场遭受沉重打击,业务量大幅下降。据CNNIC数据,网约车网民使用率在2018年达到48%之后便一路回落,2020年最低跌至36%。
到了2023年,随着经济复苏、疫情防控常态化,网约车市场再度出现了好转。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共有网约车平台公司337家,较2022年末增加39家、增长13%;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人证)657.2万本,较2022年末增加148.2万本、增长29%;发放车辆运输证279.2万本,较2022年末增加67.4万本、增长32%。
就在最近的“五一”假期,享道出行发布的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全国网约车出行需求高企,周边游、亲子游、文化游持续火爆,较去年假期(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全国网约车出行需求同比增长43.03%。其中,一些新涌现的网红城市场站出行需求量相比于平时增长数十倍,比如成都东站、福州站、南宁火车东站、青岛站,而以机场国际出发为目的地的订单需求量则同比增长15%。
基于此,在行业回暖之际,出行公司纷纷谋求上市获得更多融资,显然是选择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时机。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多家网约车企业相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主要是因为港股市场相对开放,对于新兴企业持欢迎态度。再加上全球对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新能源汽车和网约车服务逐渐成为趋势,这些企业看到了市场的机会。另外,港股对于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也比较宽容,这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吸引人的条件。“不过,企业扎堆港股并不意味着网约车市场的‘春天’来临,仍需要看市场反应和企业后续的表现。”詹军豪认为。
市场增速放缓 与寡头差距大   
不过,在市场整体好转的背后,网约车市场仍面临着盈利难、合规难、自动驾驶落地难等多方面问题,无论是从市场环境、投资者情绪还是公司业绩各个层面,这些出行公司想成功上市都有不小的难度。
尚普咨询数据显示,2021~2023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从3500亿元提升至5000亿元,同比增速却从25%降至19%,多地陆续发出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的预警。前不久,山东青岛市网约车行业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动态信息发布,数据显示,共有2496辆网约车退出营运,累计退出车辆共1.6万辆。报道称,去年以来,青岛每季度都有网约车退出营运,但今年一季度退出数量最多。对此,专家提出,青岛市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驾驶员数量持续增加,从业压力较之前明显加大,市场有饱和趋向,收益利润空间已经不大。
早在去年11月29日,重庆市交通局发布2023年1~10月网约车投资经营风险提示,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月均出勤接单(每月有接单记录)的网约车车辆约5.9万辆,仅占中心城区网约车总数的53%,车辆运力已远超实际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珠海、济南、遂宁等城市先后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风险预警的通告,提醒民众该市网约车数量已经饱和,行业景气情况逼近警戒红线,甚至有部分城市“决定暂停受理网约车经营许可及运输证核发业务”。
同时,网约车市场的马太效应也愈发显著。相关研究显示,目前中国网约车行业的5家头部企业占据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其中滴滴独占超七成。因此对于这些近期想实现IPO的出行公司来说,即便总交易价值位居前列,在滴滴这个绝对“寡头”面前,其真正的“含金量”也并不高。据曹操出行招股书披露,2023年滴滴的总交易额为1924亿元,市场份额75.5%;而在2021~2023年,曹操出行一直位列行业前三,2023年总交易额为122亿元,市场份额只有4.79%;如祺出行同样如此,按照交易额计算,如祺出行在大湾区排名第二,仅次于滴滴出行,但必须强调的是,如祺出行2023年在大湾区的市场份额为5.6%,与第一名滴滴出行56.5%的市场份额差距巨大。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资本市场也变得更加冷静与理智。数据显示,2023年网约车行业融资额仅为48亿元,仅相当于滴滴在2014年的水平。而且一直以来,各大网约车企业在资本市场的IPO之路都比较艰难,例如从2020年10月到2023年8月,嘀嗒出行先后4次在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均以失败告终。直到今年3月,嘀嗒出行第五次在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才终于通过证监会备案。
盈利仍是最大难题   
从这些网约车公司纷纷走上IPO道路寻求资本加持可以看出,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难以实现盈利和资金不足。对此,业内专家指出,一方面,当前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还是常见的打法,再加上有些网约车企业的大量资金投入在车辆购置、司机培训、平台运营等方面,从而导致短期内难以盈利;另一方面,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市场规范程度不高也给企业盈利带来挑战。
曹操出行招股书显示,2021年到2023年,曹操出行分别亏损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虽然有收窄的趋势,但3年加起来已经亏损约70亿元,该公司在风险因素里也提出:“我们自注册成立以来遭受重大亏损,未来我们可能无法实现或保持盈利。”有分析称,曹操出行的亏损恰恰来自它最引以为傲的特质——自有车队。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包括给出行服务司机的收入补贴、折旧费用、车服成本及付给运力合作伙伴的佣金,过去3年分别为89亿元、79.7亿元、100.52亿元,其中大部分给了司机。据悉,自曹操出行成立以来,有超过300万名司机使用曹操出行,而公司累计向司机支付了超过300亿元的服务报酬。
如祺出行同样如此。如祺出行同期亏损还在不断扩大,2021年公司净利润为-6.85亿元,2022年略有收窄,为-6.27亿元,2023年再扩大至-6.93亿元。同时公司的债务负担日渐增加,2021年至2023年的总资产分别为1.88亿元、7.68亿元、9.17亿元;负债总额日益增长,分别为3.4亿元、15.17亿元、23.5亿元,已经出现资不抵债的局面。
相较之下,并非“主攻”网约车业务的嘀嗒出行业绩反而好看一些。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出行的营收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和8.15亿元,毛利分别为6.31亿元、4.28亿元和6.0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8471万元和2.26亿元。不难看出,嘀嗒出行已经实现了全面盈利,具备持续自我造血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嘀嗒出行的“主战场”——顺风车业务,其市场空间相较于网约车来说较为有限。按2022年的交易总额计,出租车、网约车及顺风车对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8.5%、37.8%及3.7%。近年来顺风车市场的增长空间相对有限,网约车还是移动出行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聚合平台是“双刃剑” 自动驾驶带来新希望   
行业专家认为,网约车行业,包括巨头滴滴,未来都将最终走向聚合模式,不仅仅是出行本身的聚合更是出行生态的聚合,自营平台的封闭性终将被网约车打破。
但在曹操出行看来,融合平台反而成为阻碍其实现盈利和业务进一步增长的“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聚合平台的订单确实帮曹操出行导入了大量用户流量,提升了效率,增加公司的营收规模。但站在品牌经营的角度,这部分用户资源并不属于曹操出行,因此想要拿到更多订单,网约车公司就得“卷”价格,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恰如他们在招股书里所说:“我们依赖第三方聚合平台处理大量订单。如果聚合平台行业进行整合,我们可能因议价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接受不利条款。”
不过,在如祺出行和曹操出行的手里,还有一张能赢得投资人青睐的“牌”——自动驾驶。早在2022年,曹操出行就和吉利汽车的智能驾驶中心共同开展Robotaxi项目,想要围绕Robotaxi的平台运营和数据服务,打造一个智能驾驶出行平台。曹操出行在招股书里也提到,打算和吉利集团紧密合作,未来推出装备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车辆,目前正与业务合作伙伴合作启动无人出租车计划。
无独有偶,如祺出行也试图通过讲述关于自动驾驶、科技服务的故事来打动投资人,Robotaxi在其招股书中占据了较大篇幅,如祺出行首席执行官蒋华多次表示,出行市场的拐点在Robotaxi的商业化落地。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如祺Robotaxi服务已运营累计超2万小时,覆盖545个站点,完成约45.07公里安全试运营里程。
“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是必然方向,但也需要进行持续探索。”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美好出行 MaaS沙龙”上,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当前业内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L4级)商业化也存在一定争论。“有一些乐观的观点认为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在近2~3年就能实现,另有一种观点则认为自动驾驶的一些长尾效应很难得到解决。”纪雪洪认为,综合目前产业发展态势,到2030年,无人驾驶出租车(L4级)的普及率可能在20%左右。而沙利文的估算是,到2026年,载人出租车的成本会与Robotaxi持平,再往后,载人出租车成本变高,Robotaxi则反之。这样看来,Robotaxi的故事距离从梦想照进现实,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
沙利文预计,到2028年,共享出行市场预计将增长至7513亿元,自2024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6%,市场渗透率将提高至7.3%。无论如何,共享出行仍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linbin123456本文地址:http://www.612580.cn/post/41232.html发布于 05-2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城投政信债券网